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百度|国产精品一狼友视频|黄色中文字幕网。|久久思思超碰热免费观看国产精品|激情五月天婷婷五月天丁香五月天|另类图区欧美亚洲|浙江中文字幕在线电影|岛国高清在线无码|自拍 成人 精品|久久伊人蜜桃逼特逼

  • 0571-86732222

評論 文章詳情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在11.30日東方衛(wèi)視節(jié)目中做了“RCEP:世界向東方傾斜”的演講
Marketing
9791
28
導讀:11月30日,在東方衛(wèi)視《這就是中國》第82期節(jié)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金燦榮先生對RCEP簽署的意義與之后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可能產生的變化進行了解讀。以下為觀察者網根據節(jié)目內容整理的文字稿

“經歷了長達八年的艱苦談判,最終15個亞太國家把手緊緊地握在一起,RCEP將永遠改變世界經濟和貿易的格局!”

“RCEP是今年中國外交的一個重大成就,對中國,對我們地區(qū)也是利大于弊?!?

張維為:

今年疫情期間,《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專門有一期聚焦中日韓的合作和“亞洲世紀”。我們當時是這樣說的:過去十來年,全世界都在談論“亞洲世紀”,現在這個“亞洲世紀”的圖像越來越清晰。“亞洲世紀”的主要推動者是東盟十國和中日韓三國,也就是我們講的10+3機制。這個機制同時也是推動RCEP,就是“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的最大的動力。如果RCEP能夠按原計劃于今年簽署的話,它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qū),成為“亞洲世紀”的一張名片。

大家知道,RCEP的推動進程并非一帆風順。去年11月,印度表示不再參加RCEP談判,日本表示如果印度不參加,日本也不參加。而現在情況發(fā)生了變化:不久前的11月15日,上述的東盟十國和中日韓,再加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共同簽署了RCEP協議。待各成員國的立法機構正式批準后,一個沒有美國和歐洲參加的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qū)將誕生。某種意義上,它印證了我們節(jié)目做出的另一個判斷: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就像人類歷史上的其它大疫情一樣,可能改變歷史進程。從大勢來看,雖然還會有溝溝坎坎,甚至驚濤駭浪,但世界將以更快的速度向東方和中國傾斜。這次疫情的“世界大戰(zhàn)”是這種傾斜的催化劑。

簡而言之,東亞國家更加自信了。應該說,在疫情的應對上,東亞國家表現得普遍好于歐美國家。而中國以自己獨特的社會主義模式率先走出疫情,國民經濟滿血復活,正帶動整個亞太地區(qū)乃至世界的經濟發(fā)展,東盟十國也在這個過程中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在抗疫過程中,中日韓之間,中國與東盟之間,都盡力互相幫助,共渡難關。西方專家注意到,在RCEP協議中,沒有西方類似協議中關于國有企業(yè)、政府補貼或者獨立工會等內容,認為這默認了中國模式。

RCEP是全球體量最大的自貿區(qū),大致可以用三個30%來概括: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0%左右、GDP約是世界的30%、區(qū)域內貿易額也是全球貿易額的大約30%。RCEP成員國雖然只有15個,但中國的GDP占比超過一半,也就是55%左右。中日韓三國的GDP加在一起占比超過整個RCEP的80%。所以RCEP是東盟牽頭推動的,但中國顯然是分量最重的國家,而中日韓合作又是RCEP未來成功的關鍵所在。

中日韓三方的經濟關系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早就想打造三國自貿區(qū),但美國一直進行阻撓。我們在三月的節(jié)目中曾經指出,由于美國因素的制約,中日韓經濟一體化一直磕磕碰碰。但隨著美國國力不斷走衰,日本和韓國都顯示了擺脫美國控制的各種跡象。顯然,這次疫情襲來,加上美國大選的亂局,日韓果斷抓住了美國無暇他顧的歷史性機遇,簽署了RCEP,可以算是以間接的方式實現了某種形式的“中日韓自貿區(qū)”。

RCEP的成員也通過這場疫情的“世界大戰(zhàn)”更加清楚地意識到加強亞洲區(qū)域合作的重大意義。他們或多或少看清楚了中國經濟滿血復活的實力,也看到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的勃勃生機??磥恚鎸χ鞍倌晡从兄笞兙帧?,不光是中國從中看到了機遇,其它許多國家也看到了機遇,大家都積極行動,一舉完成了構建世界最大自貿區(qū)的壯舉。

中國總理李克強非常高興地說,RCEP的簽署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讓人們在陰霾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一個“勝利”、一個“光明”、一個“希望”,李總理連著用了三個分量極重的詞匯,可見他也難掩內心的激動。經歷了長達八年的艱苦談判,經歷了中日韓自貿區(qū)談判的跌宕起伏,經歷了美國設置的各種阻擾,經歷了驚心動魄的2020年,最終15個亞太國家把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我想這個協議將永遠改變世界經濟和貿易的格局。

對于RCEP,《紐約時報》是這樣評論的:“當美國忙于處理大選、疫情、經濟衰退等問題,RCEP的成功簽署表明世界不會再等待美國了。”俄羅斯自由媒體網評論道:“這是中國給予美國保護主義政策的非對稱回應,它向這個發(fā)展最為蓬勃的地區(qū)提供自由貿易,包括進入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市場,誰會拒絕呢?”文章繼續(xù)說:“中國一步一個腳印,穩(wěn)扎穩(wěn)打,一直有計劃地擴大與東盟國家的貿易和投資。東盟現在已經取代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而美國的‘美國優(yōu)先’做法使華盛頓失去了自己的優(yōu)勢。美國目前無法提供任何擺脫危機的機會,中國以此宣告自己是世界經濟的實際領導者?!蔽恼逻€表示:“(中國)將那些不愿再跟隨日漸衰落的美國的國家都團結在自己周圍”。

RCEP有哪些特別的意義呢?我想首先,它總體上有利于促進各個成員國的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這個協議的核心是削減關稅和非關稅的壁壘,統一區(qū)域內的經貿規(guī)則,推動亞太經濟的一體化。所有成員國都承諾通過立即降稅、或10年內逐步降稅的方法最終實現區(qū)域內90%以上貨物在貿易中的零關稅。現在成員國之間的經濟互補性很強,特別是中日韓之間,以及中澳新之間。

降低關稅對于企業(yè)和消費者總體上都是有利的。這個區(qū)域終將變成一個統一的大市場,資源、商品、服務、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在區(qū)域內將更加便利地流動,經濟活力將更加強大。相對于區(qū)域外來說,它將更有競爭力,特別是對這個區(qū)域的制造業(yè)而言。RCEP成員國的制造業(yè)占世界一半以上,中國本身就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對于中國的企業(yè)和消費者來說,韓國的芯片、日本的汽車、馬來西亞的橡膠、新加坡的轉口貿易、泰國的旅游、菲律賓的水果、越南的低端制造業(yè)產品、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和煤炭等都會變得更加便宜。

第二,美國對華貿易戰(zhàn)將更加難打,它對中國的經濟制裁能力將進一步被削弱。有了RCEP,中國經濟戰(zhàn)略的回旋空間更大。RCEP是一個22億人口的市場,比美國3.3億人口的市場大很多。美國市場,除了極少數產品,多數都可以被替代。美國企業(yè)也可能更不愿意遷回美國,因為這里將是世界最大的、統一的市場。這種情況下,美國的貿易戰(zhàn)和各種制裁還能發(fā)揮多少作用呢?

其實,特朗普政府發(fā)起的對華貿易戰(zhàn)已經打了兩年,結果是凄凄慘慘。不久前,前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在《華盛頓郵報》撰文說,特朗普上任后宣布他將結束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但2019年美國對華貿易赤字還是有3460億美元,與2016年的赤字是大致相當的。也就是說,即使在疫情暴發(fā)之前,美國對華貿易赤字也沒有減少。到今年8月,美國對華貿易赤字進一步增加了,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長了20%?,F在又有了RCEP,美國將更加沒有能力發(fā)動對華貿易戰(zhàn)了。

第三,中國與歐洲直接的經貿合作可能也會加強。 中歐投資協定今年已經舉行了9次正式談判,也許到年底就能有積極成果。中歐也在考慮早日啟動雙方的自貿協定進程。我個人估計,由于中國本身制造業(yè)的飛速進步,以及RCEP成員中有日本這樣的高端制造業(yè)強國,如果歐盟不能抓緊推進與中國的自貿談判,未來歐盟的產品將在RCEP成員國失去很多市場。

第四,中日韓自貿區(qū)談判也可能進一步加速。其實,隨著RCEP的簽署,中日韓自貿區(qū)的基礎已經得到了確立,美國再破壞也起不了太大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RCEP框架內,中國和日本首次達成雙邊關稅減讓的安排,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中日韓已決定加快推進中日韓自由貿易談判,這將是“RCEP+”意義上的自貿協定,也就是說,三方會設定比RCEP更高的一種規(guī)則標準達成協議。

第五,中國以內循環(huán)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huán)互相促進的新格局將更加容易形成。我們將用中國經濟內循環(huán)創(chuàng)造的巨大需求吸引更多RCEP成員國的產業(yè)與中國對接,形成更加可靠的產業(yè)供應鏈和產業(yè)鏈。我們也要利用內循環(huán)動力形成的產業(yè)進步和科技升級,爭取在RCEP內外都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第六,臺灣地區(qū)經濟將面臨嚴峻挑戰(zhàn)?,F在的RCEP框架中,中國大陸、日本、韓國三個最大經濟體已經決定了互相降低關稅、互相開放市場等措施,對臺灣的產業(yè)可能產生比較大的負面影響。如果長期處在RCEP之外,臺灣制造業(yè)的外部市場將萎縮,臺灣就可能會出現生產線外移、產業(yè)空洞化、失業(yè)率升高、薪資停滯不前,甚至下降的結果。民進黨自2016年上臺以后,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在經濟上推出了所謂的“新南向政策”,但效果不好。RCEP將讓這個政策進一步走向破產。如果大陸從嚴懲“臺獨”、加速促進國家統一的大目標出發(fā),同時調整對臺經濟政策,我想“臺獨”勢力必將遭受更多重創(chuàng)。

回頭看,這次RCEP的落地,是一種峰回路轉,我們還真的要感謝美國的特朗普總統。當年,奧巴馬總統曾全力打造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這是一個要把中國排除在外的生產和貿易協定。里面有許多涉及國有企業(yè)、知識產權,環(huán)境保護、數據自由、獨立工會等方面的內容。他們企圖在國際產業(yè)鏈分工上把美國放在頂端,日本放在中高端,把中低端的生產從中國切換到越南為主的東南亞國家,而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智利、秘魯則負責提供原料。TPP在2016年2月簽署,但是特朗普入主白宮的第一天就宣布美國退出TPP。他認為經濟全球化造成了美國產業(yè)空洞化、失業(yè),接著就出現了貧富差距巨大等危機。

日本對于美國退出TPP很不甘心,繼續(xù)推動構建沒有美國參加的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這個協定也已經生效,但迄今為止影響還沒有那么大。有專家認為,拜登上臺以后,美國可能會加入CPTPP,但恐怕也不容易,因為美國國內逆全球化的思潮非常泛濫。倒是中國現在非常自信,提出我們正在積極考慮加入CPTPP,等于是將了美國一軍:請你拿出真正的勇氣來,擁抱全球化和多邊主義。

奧巴馬當年推動TPP的舉措某種意義上也迫使東盟國家于2012年啟動RCEP的談判,因為東盟認為任何排除中國的國際貿易協議都是不現實的,而中國對RCEP談判也持非常正面的態(tài)度。同時,我們還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對東盟許多產品零關稅、推動與東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等。這么一個基礎使RCEP變得越來越可能。另一方面,美國廢除TPP也迫使日本開始關注RCEP,甚至還一度宣稱要與印度一起來主導它,但最后印度因為自己國內的經濟基礎薄弱,以及國內反對派的壓力等原因而退出了RCEP的談判。

剛才談了這么多RCEP的積極意義,接下來也要了解一些RCEP可能帶來的挑戰(zhàn)。比如,隨著東盟的貿易自由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企業(yè)的投資選擇會更加靈活。不少中國國內的中低端產業(yè)鏈可能會流向勞動力更加便宜的東盟國家。那么如何適度保護中國的中低端產業(yè)鏈、以及我們國家中西部地區(qū)百姓的福祉和就業(yè)等就成了我們要遇到的問題。

另外,落實RCEP涉及的不只是關稅減讓,還有通關便利化、投資問題、更加開放的貿易政策等。所以中國在這些方面還有不少改善的余地。更高水平的開放必然帶來更加激烈的競爭,這對中國企業(yè)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此外,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樣,并不是關稅降低了,東西就一定非常便宜了。其實在進口環(huán)節(jié),盡管關稅可能會減少到零,可還有進口的增值稅、消費稅等。

總體上看,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投資普遍萎縮,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日益加劇。在這種情況下,RCEP得以簽署既體現了亞太地區(qū)國家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共同意愿,也展示了疫情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好,今天就說這些,謝謝大家。

金燦榮:

RCEP是今年中國外交的一個重大成就,我們要給咱們外交口的朋友:外交部、商務部、發(fā)改委等點贊。因為這個不光是經濟角度,從戰(zhàn)略角度來講,意義也非常大。對中國,對我們地區(qū)是利大于弊的。地區(qū)融合更好一些,我們對外部世界的依賴也會更少一些。

RCEP能夠成功簽署,我覺得在八年的談判過程中,中國、東盟是功臣,是主要的推手。第二個原因應該是形勢。今年疫情襲擊了所有的經濟體。大家應該知道,世界經濟有三個中心:東亞、西歐、北美。很顯然,西歐、北美疫情處理得不好,經濟受損程度比我們東亞大。三個經濟中心里面,我們東亞應該是恢復最快的。

這個客觀形勢就導致我們必須加強合作。因為原來很多東亞國家的對外市場都是西歐和北美?,F在它們客觀上受損比我們嚴重,需求就下降了,我們只好自己想辦法。所以這種客觀形勢就推動了大家下決心(加強合作)。

第三個因素應該是特朗普先生(嘿嘿嘿)。如果沒有特朗普,如果2016年美國大選是民主黨人獲勝,那么很可能那個TPP已經搞成了,因為在奧巴馬的任期就已經簽署了嘛。要是TPP搞成了,我們再去推RCEP可能就很困難。結果美國方面來了一個“造反派”,把原來的體制破壞了,自己放棄了那個機會。這樣就讓我們搶了一個“先手棋”。就算拜登先生現在再回來,我估計美國的主導力也比以前下降了。整體來講,中國現在的談判地位是大大加強了的。

今年有幾個數字可能對以后有影響。第一是中國的GDP會到15萬億(美元)。美國今年的GDP會從去年的21(萬億美元)減少1萬億(美元),這樣我們的GDP差不多是美國的75%。這其實就很厲害了,為什么呢?美國是1894年成為世界第一的,曾經有過好幾個“老二”:英國、德國、蘇聯、日本。這些對手的GDP基本上都沒有到美國的70%,而現在中國一下就到了75%,這就是個例外,會有心理影響的。

另外,今年中國的GDP很有可能就跟歐盟一樣了。原來歐盟是19萬億(美元),英國離開后等于帶走了2.8萬億(美元),剩下16.2萬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歐盟今年還要縮水8.5%,也就是大約1萬億(美元),所以大概就是15萬億(美元)。

還有一個數據可能很重要,就是中國的零售商品市場超過美國。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中國是最大的單一市場。有些朋友擔心說,原來東亞國家都是制造產品后賣給美國和歐洲,現在人家不買了,怎么辦呢?不用擔心,有個新的買家來了——中國。所以我覺得RCEP在經濟上有合理性,而且是扎實的。

我認為我們國家接下來要抓緊做幾件事,剛才維為教授其實也講到了。一個是加速中日韓自貿區(qū)談判。如果這個談成了,我們加入CPTPP就很簡單了。 還有一個是加速中歐BIT(雙邊投資協定)談判。這個談成以后中國就很穩(wěn)了。剛才說了,世界上有三個經濟中心:東亞、西歐、北美。一個是我們根據地,一個通過BIT搞成了伙伴,這個時候只剩下一個在鬧情緒(嘿嘿嘿)。

我個人有一個推測,就是拜登先生執(zhí)政以后,中美會恢復對話。中國方面可能會提出一個想法,就是重新開啟中美的BIT。剛才講的一系列布局會加強我們的談判地位,如果歐洲也談成了,美國是會有孤獨感的,這個時候我們再去跟它談,它應該是有興趣的。再加上習主席表態(tài)了,我們愿意加入CPTPP,拜登先生也可能重返,這樣合作的條件就更好一些了。

如果中美的BIT也談成了,我覺得這幾年被特朗普主義搞亂的全球化可能會恢復到正軌。而這對世界,尤其是對中國應該是個福音。當然,這中間要協調很多矛盾,中國必然會面臨一些困難,但是我覺得這個方向是對的,非常值得去投入,而且我相信以中國政府的意志和能力,只要持之以恒去做,最后結果應該是好的,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兩位教授剛才跟我們深入剖析了RCEP的意義,也給我們描繪了RCEP未來非常光明的前景。張教授說這是“亞洲世紀”的一張非常漂亮的名片。我們之前在節(jié)目里也討論過,每當中日韓自貿區(qū)快要成功的時候,就會有一些阻力出來?,F在RCEP簽署了,以前的一些阻力會不會影響未來RCEP的運作呢?

張維為:我覺得,談判的特點是丑話說在前面。所以一般來說,談成的東西在落實上的困難要比過去少多了。過去主要的破壞來自于美國,它特別不希望RCEP和中日韓的成功,但現在美國心有余而力不足。它可能繼續(xù)設置一些障礙,但是已經有這個條文了,我們也都簽了,所以美國要阻礙(RCEP)的困難會更大。

主持人:如果在整個經貿協定當中,各個小伙伴都感覺到對自己的經濟發(fā)展是有利的,我想也不會有誰說我要退群。但是您剛才說到的印度在最后關頭退出了。大家在想,會不會有一個時間點印度會請求加入。您的判斷是?

金燦榮:15日大家簽的這個RCEP是給印度留了后門的,就是隨時歡迎它來,而且來了以后不算是后來加入,而是創(chuàng)始成員國,所以印度始終是會有一些特殊照顧的。這應該也是大家的戰(zhàn)略考慮,如果印度來了,人口就增加很多嘛?,F在是22億,它一加入就成了36億,這就是世界一半了。但是它能不能進來我們現在還沒把握。綜合來講,它的競爭力是比較差的,而且太以自我為中心,所以障礙比較大。

主持人:對印度來說,RCEP這樣的一個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協定意味著一個巨大的改革,所以可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出決定。我們還看到,像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樣的國家,尤其是澳大利亞,自從疫情,或者是從美國舉起保守主義、單邊主義的大旗以來,它是跟得比較緊的,但這一次居然也簽了。大家覺得很意外。澳大利亞的考量是什么?

張維為:澳大利亞的問題就是此時此刻的政府總體上對中澳關系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所以犯了許多低級錯誤。它的貿易和出口有30%是和中國做的,居然跟特朗普政府跟得那么緊,從軍事演習到方方面面都針對中國,結果我們也對它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應該說,現在它已經嘗到了苦頭。

另外,談RCEP實際上已經談了八年。澳大利亞的政客可能變來變去,但其核心團隊還是致力于與中國在經濟方面合作。他們知道澳大利亞經濟的未來在中國,所以最后還是達成了。而這背后也說明美國這種所謂盟國,其實有時候是不太靠譜的。

金燦榮:澳大利亞其實是有一點“分裂”的。它認為它是一個白人國家和西方國家,意識形態(tài)絕對屬于西方陣營。但是在經濟上,它越來越意識到它實際上是亞洲經濟圈的一部分,所以是很矛盾的??墒荝CEP的利益太大了,它要是游離在外,那它可能就永遠被這個區(qū)域給排除,對它的國家前途會產生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最后還是經濟利益占了上風,應該做了一個對他們國家正確的選擇。

張維為: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樣的。我們知道,我們買澳大利亞的鐵礦砂和一些原材料更劃得來,雙方是互利的,但是它不能挑釁中國的核心利益?,F在有這么個協議,它加入進來,說明最終還是它的根本經濟利益決定了它需要和中國合作。

主持人:是。李總理也特別說,這是我們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其實各個國家需要有這樣的一種信心。過去這些年,因為保守主義、單邊主義的思潮太泛濫了,需要有這樣的一個機會來讓大家真正意識到,從經貿上的緊密合作到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其實是同一個概念。所以想問一下,在經貿之上,RCEP會對整個世界其它方面的格局帶來什么變化?

張維為:我想現在比較具體的就是中美關系會有影響。美國在過去兩年和我們打了貿易戰(zhàn)、科技戰(zhàn)、貨幣戰(zhàn)等。但現在中國跟美國博弈的回旋余地很大。貿易戰(zhàn)兩年打下來,美國打得凄凄慘慘,現在我們又有了RCEP,美國就更加不能打了。RCEP進一步往前推還有貨幣合作,這也是很重要的。老百姓都希望和平和發(fā)展,所以能夠看到這一點是最有意義的。

金燦榮:我覺得是這樣的,現在世界確實比以前要亂。所以在過去幾年,很多歐美學者重復這句話:The only thing certain is uncertain,就是“唯一能確定的是不確定”。這里政策變量是美國,而結構變量其實是中國,因為中國的崛起改變了幾百年英美主導天下的力量結構。下面的問題就是他們得接受這個事實,可現在美國和很多西方國家是不接受的。特別是美國,它沒有把中國崛起當作一個機會,而是一個挑戰(zhàn)。這是問題和矛盾所在。RCEP我覺得應該是一個清醒劑,告訴它還是得接受現實。

張維為:金教授講的這個很重要,就是世界充滿不確定性。而我們現在的中國模式提供的就是最大的確定性,從“十四五”規(guī)劃到2035遠景目標,再到RCEP,都是不斷地提供確定性。而絕大多數的世界人民都希望確定性。

主持人:是的。

張維為:所以這個是符合民意,符合人心的。最終我們希望歐洲、美國、東亞、俄羅斯能走到一塊,對國際秩序的未來做些探討。

主持人:我們在討論美國國內問題的時候,兩位都曾說過,一個社會想發(fā)展穩(wěn)定的話,是需要一種主流力量的。

張維為:對。

主持人:所以我覺得像RCEP這樣協定的簽署,對整個世界的經濟發(fā)展、經濟之上的政治格局發(fā)展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壓艙石。世界已經有很多變量了,而RCEP的簽署不是一個變量,它提供的是穩(wěn)定的力量,這點很重要,這是它對整個世界非常大的貢獻。

金燦榮:對。RCEP給動蕩的世界提供一種主流力量,這是一個很好的東西,如果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一點東西。

張維為:中歐BIT、中美BIT、CPTPP、這個主流力量會更強大。

金燦榮:對。

主持人:兩位談到了RCEP對國內經濟也會有一些影響,您也說中低端的一些產業(yè)可能會遷移出去,那當然就會涉及到,比如像是老百姓就業(yè)機會的問題。一些企業(yè)家會不會也遇到一定的調整要求?RCEP跟我們的國內大循環(huán),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格局怎么可以互動起來?

張維為:某種意義上,RCEP本身如果作為一個整體的話,它也需要雙循環(huán)。而中國內部形成的循環(huán),從生產、分配、流通,到最后使用等,就是可以為外部,為另外14個成員國創(chuàng)造大量的機遇。

同樣,外部的發(fā)展也有利于我們,我講的這個是比較理想的狀況。我們也會碰到一些挑戰(zhàn),比如說,低端的產業(yè)鏈其實現在不少已經走出去了,這是經濟規(guī)律。可我們希望能夠不要出現美國的那種情況,就是美國的跨國公司到國外去投資,賺得盆滿缽滿,但國內老百姓一點好處都沒有得到。

我希望中國的一些產業(yè)出去以后,它們能通過我們的宏觀政策,讓在國外賺到的錢、或者是很大的利潤,有一部分能夠通過更加好的分配機制在中國國內共享。這是新的發(fā)展理念之一。這樣的話能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主持人:就是國內的分配機制一定不能出問題。

金燦榮:是這樣。中央提出雙循環(huán)以內循環(huán)為主以后,有些人是比較擔心的,尤其是經濟學界擔心中國會走向封閉。我覺得,RCEP的簽署其實是告訴大家沒必要擔心,我們肯定會更重視內部市場,提高消費,但是內循環(huán)為主并不排斥積極參與外循環(huán)。

除了RCEP,最近習主席還表態(tài)中國對加入CPTPP持積極開放態(tài)度,這也可以消除大家的誤解。就是說雙循環(huán)雖然以內循環(huán)為主,但我們絕不排斥積極地參與國際循環(huán),只不過會更理智,行動上更符合中國的利益。

主持人:是。其實大家特別注意的一句話是: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它在不同的階段應該是應因不同實際要求的。

張維為:我們講以內循環(huán)為主體,核心是一種底線思維。

主持人:是的,完全根據實際情況來做調整。我們現在開放現場討論。

Q1:三位老師好。我叫孫振杰,來自交大。我們都知道,拜登曾經是奧巴馬的副總統,那么如果他順利當選的話,會不會在一定程度上繼承奧巴馬重返亞太的戰(zhàn)略?如果他真的繼承了,又會對RCEP以及亞洲的發(fā)展產生哪些影響?中國應該如何應對呢?謝謝。

張維為:拜登如果最終順利當選的話,我個人覺得他會把重心放在國內議程上。外交方面他也會提出一些倡議,但是可能一時半會兒顧不過來。

他上次在競選演說中講到了四大挑戰(zhàn):經濟衰退、嚴重的疫情、氣候變化、種族矛盾。前面三個都需要中國幫助。所以我覺得總體上我們可以有定力,不要太在乎。另外,我們看看現在中美的交流、交鋒的結果,中國人應該更加心定了。

金燦榮:我覺得,每一任美國總統都想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跡,所以拜登先生肯定會提出一些獨特的政策思路,但是他能不能擺脫奧巴馬的陰影現在不太好說。他已經提交了一個500人的過渡班子,多半是奧巴馬的“老臣”。所以最后可能是沒有奧巴馬的“奧巴馬主義”來指導美國。比如亞洲政策,十有八九拜登先生會模仿當時的一些做法,會更重視亞洲盟友,但效果會怎么樣還不知道?,F在美國跟我們在亞洲較勁已經對它不太有利了,我們在未來亞洲地區(qū)的中美博弈中是有優(yōu)勢的。另一個情況就是剛才維為教授講的,他執(zhí)政之后有一段時間可能會管不上外交。

主持人:太多的國內議題要處理。

張維為:對。

金燦榮:總體來講這次民主黨選得很不好,所以很肯定地講,拜登先生會是個“跛鴨總統”,政治上沒有權力,或者受限制。另外,很多具體的事沒有一件容易處理。所以他能不能很快進入角色、重回亞太?我覺得懸。所以我們中國還是有一些空間的。

張維為:另外就是拜登本人也好,他的核心團隊也好,中方都非常熟悉,知道他們的套路。

Q2:三位老師好。我叫高延翔,是東華大學計算機系的大三學生。我觀察到日本、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家既加入了RCEP,也加入了CPTPP。我想問一下RCEP和CPTPP將會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另外中國對加入CPTPP是持開放和積極態(tài)度的,那么一旦中國加入,中國將扮演一種怎樣的角色,謝謝老師。

張維為:一般認為,RCEP比WTO的規(guī)則要高一點,TPP的規(guī)則比RCEP要更高一點。比如說,我們現在要求最多90%產品要零關稅,而且會有十年的過渡期;但TPP是99%,甚至100%的產品零關稅,而且馬上就實現,沒有十年的過渡期。再者,因為當時TPP想排除中國,就強調國企、政府補貼、環(huán)保標準等問題。這些都是專門對著中國的,所以我們不可能加入。

但是,我們已經通過了很多方面的內部改革。比如在環(huán)保上,我們現在是世界上要求最高的(國家)之一。有時候其實不完全是用高和低(標準)來衡量,而是不同的類型。

隨著中國自信的增加,我覺得我們談起來很自信,完全可以開放談。只要擁抱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總比搞封閉,搞“美國優(yōu)先”要好。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開放的過程,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對,剛才這位朋友有第二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們又在RCEP里面,又在CPTPP里面,那么我們的角色是怎么樣的?不同的話有多大的不同?

金燦榮:總體來講,中國只要進去,應該都會發(fā)揮關鍵作用。我覺得我們參與CPTPP可能不太順利,美國會在后面搗點亂,日本在前臺搗點亂,中間會有一些博弈。但是我覺得我們積極加入的這個方向是對的,而且它們最終也會接受。為什么呢?我們前面講過,今年開始,中國很可能是最大的單一市場,這是這個組織存在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如果美國沒有進來,那主要市場還得靠中國,因此我覺得我們最終能進去,只是中間會有一些波折。

張維為:我覺得不用太著急,因為坦率地說,任何一個這樣帶有跨區(qū)域性質的貿易協定,如果沒有世界上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和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參加,意義都是有限的。中國制造業(yè)占世界三分之一,沒有這個制造業(yè)最大的國家參加,意義也是有限的。所以實際上,現在CPTPP發(fā)揮的作用不是很大,因為它里邊缺少中國這個大板塊,所以某種意義上它們也希望來中國,但是這當中的矛盾非常復雜。

主持人:對。只要我們認定這個方向是對的,那么我們靜下心來慢慢談,也不著急。我們再看這邊還有沒有朋友提問。

Q3:三位老師好。我是來自上海政法學院的大一學生。我的問題是,當今亞洲聚集了世界上許多新興的經濟體,那RCEP的簽署會不會使世界的經貿中心提前從西方轉移到東方?中國會以怎樣的方式去抓住這個機遇來展現中國精神、中國理念和中國道路?謝謝。

張維為:我們3月份談“亞洲世紀”的時候,引用了當時麥肯錫的一個報告?;?018和2019年的數據,它已經得出了結論。應該說,“亞洲世紀”已經開始了。比如,世界最大的500強里邊二百十幾家是亞洲的企業(yè),這就接近一半了。亞洲國家內部的貿易額占到了世界整個貿易額的52%。它覺得這是一種結構性的變化。

不過,它倒沒有用“世界中心”、“亞洲世紀”這樣的詞,而是“世界經濟重心轉到了亞洲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這個過程當中,最大的變量實際上是中國,改變了世界格局。

金燦榮:我的觀察是,中國是不怎么談“亞洲世紀”這個詞的。我們不太愿意刺激人家。這個詞談得比較多的是七八十年代東南亞的李光耀,還有韓國的(前總統)金大中。他干得也不錯,有點自豪感,覺得光說“韓國崛起”、“新加坡崛起”在世界上沒有影響,所以就說“亞洲崛起”。

另外呢,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地區(qū)也有些人談“亞洲世紀”。這個詞意味著以后他們是美國的中心。美國的起點是大西洋沿岸。談“亞洲世紀”的話加州、西部財團不就起來了嗎?

中國是非常慎重的,到今天也沒談??刹还苤袊劜徽劊F在事實上亞洲的分量確實在上升。我覺得“亞洲世紀”肯定是在加速到來,這是毫無疑問的。

主持人:今天我們討論的RCEP不光對經貿,對整個世界格局來說都提供了一個巨大的、穩(wěn)定的、可預期的力量。這是我們對世界做的貢獻。非常感謝兩位來到節(jié)目當中討論這個話題,也謝謝在座各位,我們下期節(jié)目再見!

在線客服
官方微信

掃碼加微信

熱線電話

電話

0571-86732222

獲取資料
TOP